立即开通体验×

只需10秒,即可快速申请开通体验

电话咨询
010-86464333
返回顶部
申请体验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新闻详情

新闻中心

慧展新闻

行业新闻

公司产品

  • 场馆运营管理平台
  • 主场搭建管理平台
  • 会展数字化运营服务
  • 会展数字化管理平台
  • 观众管理系统
  • 解决方案

  • 场馆运营数据化解决方案
  • 展会数字化运营解决方案
  • 会展数字化管理解决方案
  • “日军轰炸同济大学吴淞校园档案图片展”
    时间:2017-02-21新闻来源:慧展信息中心浏览量:969

    本次展览用150张档案图片和一段1937年的视频,揭露了日军在“一·二八”、“八·一三”两次事变中悍然轰炸同济校园,最终使校园完全被毁的暴行。本次展览的图片,一部分来自同济大学档案馆自有馆藏,另一部分则向国内外征集而来,多数为首次对外公开。本次展览将于9月中旬结束。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将同济大学列为首批国立大学。同济成为国立大学后,发展迅速,至1932年,主要建筑物有大礼堂及办公室、工学院教室(33间)、医学院教室及解剖学馆、生理学馆(40间)、医学院病理学馆、药物研究馆、德国教授住宅(100间)、大学部宿舍(94间)、中学部及德文补习科教室与宿舍(116间)、附设机师学校宿舍(31间)、实习工厂(9个车间)等,计400余间,占地198亩。学校也发展成为拥有医、工、理三大学院的综合性大学。

    1932年1月28日,日军在上海发动“一·二八”事变,同济大学多次被轰炸,主要建筑如大礼堂、试验馆等被毁,图书、机器、标本、模型等设备损失严重,其价值约120万元。

    1937年,日军侵占平津之后,又在上海制造了“八·一三”事变,同济大学多次被日军轰炸,尤其是8月28、29两日,日军在同济大学校内投下多枚炸弹,校园所有建筑,几乎悉遭破坏,尤以大礼堂、实习工厂、学生宿舍、理学院等项工程巨大之建筑,破坏殆尽。其他如尚未完工之测量馆等,亦遭炸毁。

    此次图片展上展出的9月3日《新闻报》报道:“闻该校于战事爆发之初,即以破坏文化教育机关,素为日军之整个计划,经将校内各项机械、仪器、图书、案卷,择要移置安全地区。此外,此具有数十年历史并在国内外颇著声望之实科大学,实已与平津、南开等大学同其命运。而日军此种蓄意破坏文化建设之行为,实不啻为对整个世界文化宣战。狰狞面目,暴露益显云。”《日立报》、《大公报》、英文《大陆报》、德文《远东日报》分别于9月2日、3日也作了报道。据9月3日英文《大陆报》报道,学校的损失在1000万元以上。

    学校的建筑物在“八·一三”事变被炸后虽已千疮百孔,但躯壳犹存。后来日军为了搜刮钢铁,又用炸药把残余的同济大学建筑物全部炸光。从此,同济校园废墟逐步变为农田。

    由于校园被毁,同济大学先迁到市区,而后又迁至浙江金华、江西赣州吉安、广西贺县八步镇、云南昆明等地坚持办学,最后于1940年底抵达四川省南溪县李庄镇(今属宜宾市翠屏区),发展成为拥有医工理文法五大学科的综合性大学,谱写了文化抗战的壮丽诗篇。1946年,抗战胜利后,同济回迁上海。

    淞沪抗战纪念馆预计9月底闭馆改建

    据了解,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原定的闭馆改建预计将在9月底进行。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是一个反映发生在上海的“一·二八”淞沪抗战和“八·一三”淞沪会战,以及上海人民14年抗战史实的专题纪念馆。但限于淞沪抗战纪念馆建造初期的历史条件,淞沪抗战纪念馆现有的表现形式和内容还无法充分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宝山区将对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进行改扩建,并大力征集抗战文物,将淞沪抗战纪念馆打造成集“淞沪抗战历史展示中心”、“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基地”和“淞沪抗战历史研究基地”等“一个中心、三个基地”的上海重点文博场馆和人文旅游景观,以全新的面貌向市民呈现历史。

    据悉,原主展厅改建成专题展厅,定期举办专题展览,展示淞沪抗战史及相关领域研究成果;新增两岸文化交流成果展示区、观众服务区等。此外,在老馆南侧新建4000-4500平方米左右展厅,作为两次淞沪抗战的主题陈列展厅。

    新闻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