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开通体验×

只需10秒,即可快速申请开通体验

电话咨询
010-86464333
返回顶部
申请体验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新闻详情

新闻中心

慧展新闻

行业新闻

公司产品

  • 场馆运营管理平台
  • 主场搭建管理平台
  • 会展数字化运营服务
  • 会展数字化管理平台
  • 观众管理系统
  • 解决方案

  • 场馆运营数据化解决方案
  • 展会数字化运营解决方案
  • 会展数字化管理解决方案
  • “关联未来”——一场“有问题的艺术展”
    时间:2017-02-21新闻来源:慧展信息中心浏览量:529
    长江商报消息

    “关联未来—当代教育中的青年艺术展”昨开幕

    本报讯(记者 卢欢 通讯员 张雯)当我们身处一个令人日益忧心的生存环境,大家对于未来的憧憬变得谨小慎微,亦或反之—天马行空。昨日在武汉K11艺术村开幕的“关联未来—当代教育中的青年艺术展”展出了来自10所国内外著名艺术院校学生的21件多媒体装置及影像作品。这些80后、90后艺术家透过他们不同学院背景下多元化的视觉阐释,分享各自差异化的成长体验和对现实和未来的思考和想象。

    不少艺术家有留学经历,作品中留下了东西方文化或交融或对比的痕迹。中央美院博士在读的徐小鼎带来的《The internal of city》系列装置作品,把城市当成景观,用刀在30张迭加的牛皮纸上雕刻了北京、纽约、巴黎等地的地图。喜欢研究各种城市肌理的他,借作品表现各个城市的个性:“北京,是政治中心,一环套一环,还在继续向外扩散;相比之下,整个纽约给人横七竖八的压抑感觉,巴黎太老,完全找不到中心,城市规划复杂,没有规律可言。”

    正如策展人袁晓舫将这场年轻艺术家的展览视为“有问题的艺术展”,生活在21世纪的青年越发感受到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里有源源不断的新事物,也有层出不穷的问题。攻读建筑学硕士的傅吟的作品《雾的构造》和香港艺术家区硕茵的录像作品《Live in Hong kong》就从不同视角正视如今的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之间的冲突问题。华南师范大学的林昆颉、陈广湛则采用了剧情短片方式来讲述珠三角城市里发生的与金钱、情杀相关的两段故事,来揭示丰裕物质生活背后的心灵空虚问题。

    草木、气球、夏夜、动物园等生活常见的景物在他们的作品中陌生化了,也增添了一点浪漫气息。展厅内的两棵生长得欣欣向荣的人造“兰草树”,出自英国伦敦艺术学院在读硕士、武汉籍艺术家肖般若之手。她着手这个艺术计划已有一年时间,最初从华师大桂子山挖掘兰草,将之培育到pvc管道中,再把它整体移植到校园的自然环境中,以装置作品《生长移植》考察着人力与自然力的关系。

    新闻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