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开通体验×

只需10秒,即可快速申请开通体验

电话咨询
010-86464333
返回顶部
申请体验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新闻详情

新闻中心

慧展新闻

行业新闻

公司产品

  • 场馆运营管理平台
  • 主场搭建管理平台
  • 会展数字化运营服务
  • 会展数字化管理平台
  • 观众管理系统
  • 解决方案

  • 场馆运营数据化解决方案
  • 展会数字化运营解决方案
  • 会展数字化管理解决方案
  • 为期一周的美院毕业展昨天结束 各种神作品大受欢迎
    时间:2017-02-21新闻来源:慧展信息中心浏览量:602

    工业设计系的研究生马川,以版画系教授张远帆作为用户原型做的皮具作品

    雕塑系本科生王冠山的作品《观》

    德国老太太在给张润的作品拍照

    艺术机构会在学生作者名片旁留下自己的名片
     

    各种好机会纷至沓来 获奖、受邀、合作、被收藏……

    “你认不认识美院的人,我有个朋友最近在做酒店设计生意,去看了美院的毕业展,想买一些学生作品。”就在记者写稿的时候,一位朋友打来了电话。

    本报讯 在过去的一周,中国美术学院无疑成为了杭州的一个“特殊”景点。以“马上火”为主题的2014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创作展示周异常火爆。美院的工作人员说:“除了美院自己的停车场之外,学校周围的停车场都满了。不仅仅是南山路的校区,在转塘的象山校区、高职校区也都是一样。”作为这场展览的主角,美院的学生们除了每天迎来充满好奇的各路观众之外,也有着各自不同收获。

    在美院毕业展的现场,学生们总会在自己的作品前放一小盒名片,而绘画类作品的作者名片,往往很快就被拿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别的艺术机构会留下自己的名片让学生们来联系自己。

    “一般都是拍卖公司、印刷品公司什么的,想给我们出画册。”一位国画系的同学说,“现在都想拿学生的作品赚钱炒作,因为增值的空间比较大。如果纯粹是怀着这些目的来的,我们是不会卖作品的,因为毕业创作对我们来说更多的是一种个人学习过程的纪念,不单是用来卖钱的作品。”

    因为“神作”

    已经有艺术衍生品公司找上门来

    案例:雕塑系的本科生王冠山

    作品:《观》

    如果说今年最受关注的院系,雕塑系无疑是最被大家津津乐道的,其中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一组陈列在雕塑系2楼的本科生作品《观》。这是一组看起来歪歪扭扭的半身像雕塑,虽然造型看起来和业余人士或者小孩做的没什么差别,但是大家几乎一眼就可以看出这些雕塑的原型:大卫、伏尔泰……

    这组作品的作者是王冠山,他从网络和考前班收集了一系列的石膏像速写“神作”(大家戏称那些画得不像、但是却很传神的速写作品),然后以这些绘画为蓝本做出相应的雕塑作品。

    《观》一亮相,就成为了本次毕业展当中最大的黑马,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当中迅速蔓延开来。虽然作品陈列的雕塑系二楼并不好找,但是每天都有众多“慕名而来”的观众特意来看一看原作风采,本来就不宽敞的教学楼走道基本上属于“饱和”状态。

    “刚开始是在微博上扩散,然后是微信朋友圈。微博上光是@我的人已经超过6000了。微信的话,我没法统计。”王冠山说,“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这件作品,我也入围了优秀作品的金奖,前几天有一个给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做艺术衍生品的公司来找我,和我确定做衍生品的计划,用3D打印做限量复制品,具体的数字还没落实,但是事情已经确定了。” 至于今后会不会“延续”这个计划,王冠山也想得很清楚:“这个系列就做这么几件了,我已经计划继续考研究生,方向还是会延续现在关于社会性话题的创作。”

    因为“设计”

    很多人这两天都想买个性化作品

    案例:工业设计研究生马川(已拿到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作品:《相伴一生》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的体育馆,作为设计学院毕业作品临时展厅,在过去的一个星期里挤满了学生、艺术家以及从各地赶来寻找机会的投资人和企业,这也是创意灵感集中爆发的展区之一。

    绝大部分创意性很强的工业设计类作品前,都贴有标签——已申请专利,谢绝拍照。年轻的作者们这几天都守在自己的展位前,一遍又一遍向走近的观众阐述自己的创作理念。

    中国美院设计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2011级研究生马川的皮革设计在正中间的展位。两个月前,当大多数毕业生还在忙着准备毕业设计和论文的时候,马川顺利拿到了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接下来的两年时间,她将在那所学校的产品设计专业继续深造。

    马川的这套皮革设计取名“相伴一生”,因为学的是工业设计“人与交流理论研究”的方向,马川希望自己的作品可以与人发生最亲切和自然的关系,有安全感、亲切感以及个性化。比如一个可折叠的平板电脑皮套,她在上面加了一层笔袋以及放置笔记本的空间,同样的小心思还包括卡包、护照夹、钱包等设计作品。

    她的另一件毕业作品是皮具的“私人定制”,她请来版画系教授张远帆作为研究对象,信息采集、访谈、调研、测量、建模、制作等一系列步骤之后,制作版画所需要的器材,刀具、马莲、钢尺、木板、滚刷和毛边纸等等统统纳入一个随身箱,每一件皮套都量身定制。

    马川说,这几天想要来买她作品的人很多,但她并不急着把自己的设计马上投入生产线,“还可以设计得更贴心,带有更多温度,皮具应该伴随使用者一生,达到永续使用的环保理念。”

    因为“装置”

    已经接到了几个国内外展览邀请

    案例:雕塑系的研究生张润

    作品:《魇》

    同样来自雕塑系的硕士研究生张润,每天在自己的作品边守着,防止观众去触碰自己作品上的机械装置。“很多情况下还是拦不住,你看,白漆上都给摸黑了。”

    张润使用了多种媒介的作品《魇》,是这次毕业展中被大家谈论最多的作品。一是因为观念性很强,二是因为作品的呈现方式更像是装置而不是雕塑。

    “从一开始老师们就给我很多意见,但我还是坚持以自己的方式来做这个作品,挺不容易的。”张润从毕业展的前几天开始就不眠不休地做作品组装,开始的时候很担心这么大规模的作品不会有人感兴趣,开玩笑地说“如果谁要就卖给他”,不过几天的展览下来,很多人对他的作品产生了浓厚兴趣。

    就在记者采访的时候,一位外国老太太从一旁走过来说:“This is a very strong piece!”(这是一件很有力量的作品!)“她是从德国来的,很喜欢我的作品,已经转了好几圈了。”张润说,“现在我已经接到了几个展览的邀请,其中有一些是国际性机构,因为事情还没确定下来,所以具体细节就不方便透露了。现在最发愁的是毕业展之后,作品的运输问题。”

    张润说自己毕业之后还是先回老家武汉呆一段时间,然后再考虑其他问题。“杭州有展览的话,还是会过来,毕竟这里的机会多一些。”

    温馨提醒

    没看过没看够毕业展的读者

    从本周五起还有一次补看的好机会

    中国美院近期活动展板

    为期一周的2014美院毕业展已经结束,但还没有去看过展览、或者还想再看一次的读者还会有一次机会——从6月6日(本周五)起至11日,美院南山校区的优秀毕业作品展将汇集本次毕业展当中的优秀作品进行集中展示。这些作品是从南山、象山、上海张江校区所有专业的毕业创作当中评选出来的精品,称得上是今年毕业展的精华版。

    同时,作为一年一度的美术馆之夜项目,6月6日下午3点到晚上9点,南山路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还会有一场精彩的音乐演出——“刮刀音乐节”,参与演出的乐队都来自美院。除了视觉艺术,这些艺术家们的音乐表演也大有看头。

    过去时

    5月27日-6月2日2014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创作展示周

    5月27日-6月2日“中国美院就业创业服务周”系列活动

    进行时

    5月27日-6月11日

    与上城区政府联合主办2014南山路艺术节

    将来时

    6月6日-11日

    2014中国美术学院优秀毕业作品展开幕

    6月6日18点

    “美术馆之夜”(刮刀音乐节音乐现场)

    新闻标签: